
英伟达(NVIDIA)下一代智能驾驶芯片(Thor)的量产进程深陷延迟困境,这可能致使英伟达面临关键客户流失的潜在危机。据36Kr消息,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巨头小鹏汽车正在斟酌搁置其芯片集成相关计划,缘由是有传闻称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将Thor的量产规划向后推迟了不少于一年的时间。
消息人士向 36氪透露,Thor 原本预计在 2024 年中期投入量产。36氪表示,由于 Thor 的芯片架构可能存在问题,导致生产时间被多次推迟。

一位芯片行业的资深人士向 36 氪爆料,Thor 集成了英伟达最新的 Blackwell 技术,但NVIDIA在Blackwell上遇到了几个问题。几个月前该产品出现了影响处理器产量的设计缺陷,据说这与台积电的CoWoS先进封装有关,但最终通过改变GPU的光罩解决了问题。

据报道,在今年 3 月举行的 2024 GTC 大会上,小鹏汽车、极氪、比亚迪、理想汽车等国内头部车企均宣布与英伟达达成合作,计划在新车型中采用 Thor 芯片。
其中,小鹏汽车的最新款车型 P7 + 也曾考虑搭载 Thor 芯片,但因发布时间延迟,最终选用了英伟达的第二代自动驾驶芯片 Orin。

36 氪报道称小鹏汽车正在加速推进其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芯片图灵的应用进程,该芯片已完成流片,小鹏汽车目前正在对其稳定性和性能进行测试与验证。
据 36 氪消息,蔚来汽车自研的智能驾驶芯片神玑 NX9031 已于今年 7 月正式流片。报道指出,与小鹏汽车的情况类似,蔚来汽车在明年的新车型中可能会采用自研的神玑、英伟达的 Orin 芯片以及本土芯片制造商地平线的芯片,但不会采用 英伟达的Thor 芯片。

英伟达的第二代智能驾驶芯片 Orin 在整个汽车 AI 芯片出货量方面仍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本土汽车巨头们是该产品的主要客户群体。
据 36 氪报道,蔚来汽车的 CEO 李斌表示,蔚来在智能驾驶芯片方面的采购量占英伟达 2023 年全球出货量的 46%。因此,Thor 芯片的延期发布以及潜在的客户流失情况,将对英伟达明年的汽车 AI 芯片业务带来严峻挑战。
